牛奶生产线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是确保乳制品质量、生产安全及设备寿命的关键环节。需从操作规范、日常维护、卫生管理等多维度严格把控,以下为具体注意事项:
1.标准化启动流程
开机前必须检查电源、管道连接及安全防护装置,确认无泄漏或异常振动。
预热阶段需逐步提升温度,避免骤变导致设备热应力损伤,尤其是巴氏杀菌机和均质机。
操作人员需经过专项培训,熟悉PLC控制系统参数设置,严禁擅自调整关键数据(如杀菌温度、灌装速度)。
2.运行中动态监控
实时观察设备运行状态,例如分离机的转速稳定性、灌装机的液位精度,发现异响或偏差立即停机排查。
定期记录压力表、温度传感器数值,建立设备运行日志,便于追溯潜在问题。
3.规范关机程序
生产结束后,按顺序关闭各单元设备,优先排空管道内残留牛奶,防止结块堵塞。
对接触原料的部件(如滤网、密封圈)进行初步冲洗,为后续清洁做准备。
二、牛奶生产线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策略
1.分级维护体系
每日基础维护:清洁设备表面,检查传动部件润滑情况,补充高温润滑油脂。
每周深度检查:拆卸清洗均质机阀组、离心泵叶轮,检测电控箱内线路绝缘性。
季度全面保养:更换老化软管、磨损轴承,校准流量计和pH计等计量器具。
2.季节性调整
夏季高温时段需加强制冷系统散热片除尘,冬季则需防范管道冻裂,可加装保温层或启用伴热装置。
3.备件管理
储备易损件(如O型圈、紫外灯管),建立库存预警机制,避免因零件短缺导致停机。
三、牛奶生产线设备卫生与食品安全管控
1.CIP在线清洗系统应用
严格执行酸碱交替循环清洗,验证清洗后的电导率指标是否达标,确保无奶垢残留。
每月对灌装间实施臭氧熏蒸,配合ATP荧光检测验证清洁效果。
2.微生物防控措施
每周拆卸喷头、电磁阀等关键组件进行超声波灭菌处理,防止生物膜形成。
定期抽样检测设备表面菌落总数,重点关注灌装头、取样阀等高风险点。
四、牛奶生产线设备常见故障应对方案
1.突发停机处理
若因电力中断导致急停,需手动盘车检查搅拌轴是否卡阻,重启后先低速空载运行。
发生物料泄漏时,立即隔离污染区域并启动应急预案,使用专用吸附材料处理。
2.性能下降预警
当灌装量误差超过±1%时,校验液位传感器并检查灌装缸气密性。
杀菌效率降低可能源于换热器结垢,需用柠檬酸溶液循环除垢。
